来源标题:强“核”驱动 ——北京“一核”辐射引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 本报记者 邓伟摄
当复兴号高铁从北京市中心驶出,穿过摩天大楼和产业园区,越过万木葱茏的山水田园,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每个圈层一一展开,层层见新。 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北京如何以“一核”强力驱动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协同发展中北京面临的考题。 答案写在一条条创新链上,中关村的创新生态滋养三地;写在一条条产业链上,“六链五群”牵引产业协同补短板、锻长板;写在一条条交通大动脉上,高铁、高速公路拉近时空与心的距离……
创新链津冀延展 “独家秘方”变成共同的“金字招牌”
“现在中关村也是我们的金字招牌了!”距离北京中关村130公里,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每天都迎来前来考察的创业者,园区总经理刘晶晶透露:最近,这里平均每周要落地5家企业。 在中关村众多园区中,雄安的这个园区扩展速度迅猛。开园不到两年,这里已经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家企业。 充满朝气的创业者里有位“老兵”——2022年,周东升从北京中关村出发,到雄安新区开启了自己的“二次创业”。他看上了雄安的政策和场景优势,创办了一家能源科技公司。 “园区一早就会在创业者群里通知当天有哪些机构入园服务,有需要我们就去。”最近,公司营业执照变更、人才公寓申请等琐事,专属管家会主动上门提醒和帮忙办理。这是周东升熟悉的“味道”:中关村的“独家秘方”——创业服务、创新政策正在雄安复制。 “今年,我们的重点任务就是和北京中关村融通发展,为雄安引入更多的科创资源。”刘晶晶说。 “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一核’的创新资源向外辐射,成为三家共同的创新优势,驱动京津冀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已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25%。 在邯郸,北京科技大学专家将大宗钢渣固废变废为宝,解决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难题,带动社会资本总投资约百亿元; 在天津,中国矿业大学团队孵化的矿山智慧安全项目获奖,并推进千万级战略投资; 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十年创新实践让这里形成“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协同发展新格局…… “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协同机制就是在每一次技术交易、每一家企业布局中逐渐形成。
产业链锻造韧性 一地单建园区变三地共建生态
顺义李遂镇,今年“长”出来一片标准化厂房,将直接提供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使用。 京津冀地区有17家整车厂,背后是不计其数的零部件供应商。如何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就近配套率,提高京津冀汽车零部件供给、产业集群水平? “北京先有建新能源零部件产业园的打算,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园区最终变成了三个,共同打造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三地分别建设一个园区。”筹备建设北京园区的负责人说。 一份规划用地8000亩的蓝图就此展开——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的北京园区一季度在顺义启动建设,未来将与北汽越野车、北京奔驰顺义工厂、理想汽车、北京现代等主要整车生产基地形成一小时产业圈。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恰恰是京津冀协同布局的六条产业链之一。打开每条产业链图谱来看,有的在补短板,有的在锻长板,产业生态“雨林”加快孕育。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超级计算—网络安全”全产业链条正在形成,目标是打造全国重要的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天津经开区、石家庄高新区等载体串起了更具韧性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正打造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原始创新策源和先进制造高地。 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不断见效,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抱团发展,万千股创新和产业力量汇集下,京津冀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不断显现。
居民获得感提升 便捷交通网加速资源共享
“从1号到4号,一百三十多间房每天都满房。”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河北蔚县无忧小镇民宿经理赫小龙迎来送往,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众多的游客中有六成来自北京。 蔚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美丽的群山间藏着暖泉古镇等一批历史文化资源。赫小龙打小儿在蔚县长大,最清楚这些优势。 随着京蔚高速去年打通,从北京西六环至蔚县的通行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瞅准这个契机,蔚县当地推出一批文旅项目。 无忧小镇就在去年营业。“有了这条路,不仅是北京游客,京津冀各地的游客都会增加。”小镇里不单有民宿,实景演出、威亚秀、集市等接连登场,赫小龙还特意把当地的剪纸非遗做成文创产品,很对游客的胃口。 数据显示,京蔚高速开通以来,蔚县累计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两成多和三成多。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有便捷畅通的交通网助力,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到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打通交通大动脉,三地百姓来往更便捷:厂通路通车让大厂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行时间缩短约30分钟;城际联络线一期、津兴城际二期建成投用,让河北和天津的旅客能更快抵达大兴机场。 三地居民的获得感也在频繁流动中提升。 京津冀共建医联体115个,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914家;“河北福嫂”在京津市场深受欢迎,“河北净菜”成为“京津好菜”,天津港开通智利车厘子、秘鲁蓝莓等特色直航快线,丰富京津冀地区水果市场供应;40多万京津老年人到河北乐享晚年,社保卡“一卡通”等一批惠企利民事项落地。 迈入协同发展的新十年,北京将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记者 曹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